《蜘蛛俠 不戰無歸》影評 (有劇透!)

用蜘蛛絲織一個20年的情意結 《Spider-Man No Way Home》《蜘蛛俠 不戰無歸》

(有劇透呀,未睇戲咪開嚟睇呀!後果自負呀嗱!)

從結論說起:如果《AvengersEnd Game》是Phase 3的一個終結,那麼《Spider-Man No Way Home》就是從2002年第一代《Spider-Man》開始、歷經三代至今的一次20年觀影經驗完美終結。

二十年前蜘蛛初體驗

香港人普遍沒有看美漫的習慣,90年代對Super Hero的認識多從遊戲而來,當年機鋪有推出過格鬥遊戲《Marvel Super Heroes》,後來《X-Men vs. Street Fighter》、《Marvel Super Heroes vs. Street Fighter》等移植到PlayStation及Saturn,令Marvel英雄更普及,我也是從那時開始接觸Spider-Man(可以Swing幾好用),不過認識的都只限遊戲玩家。直至2002年戲院上映《Spider-Man》,我們從操控桿移司到大屏幕認識這位Super Hero的風采。看著《鬼玩人》導演Sam Raimi用幽默又帶點Creepy的風格塑造,加上Tobey Maguire精采演繹,還有在當時來說非常頂尖的動畫特技,觀眾很難不愛上這位飛簷走壁來去如風的Spider-Man,往後一有續作便例牌捧場。

強大橫蠻的情意結

然後在這近二十年間,我們一共看過最少七齣Spider-Man電影,還未計客串的《Avengers》和動畫《Spider-Man: Into the Spider-Verse》。可能有哪一集你嫌不夠刺激、Boss不夠勁、哪一代蜘蛛俠未如你心目中所想形象,但無可推翻的是Spider-Man及他的故事切切實實地陪伴你走過二十載,當中一定有些場景和對白曾觸動過你心弦。來到這齣《No Way Home》,正是為每一位經歷過這二十年的觀眾作一個情意結的總匯。情意結的威力強大又橫蠻無理,像上個月上映的《Ghostbusters: Afterlife》便專為深愛第一代捉鬼敢死隊影迷而設,整齣戲從音樂到鏡頭到道具到對白無一不是向1984年原版電影致敬。《No Way Home》更上一層樓,劇本更詳細、製作更完備、計算更準確,在各個範疇上做得更好,但目標都是一樣:以撩動觀眾對Spider-Man的情意結為目標,讓你在觀賞過程中勾起過往眾多曾投放感情的觀影經驗,感受再一次的觸動。
 
(以下開始含劇透!!)
 

Multiverse角色風采不減

電影未正式上映前Trailer已劇透上兩代Boss會參戰,我看的那一場是Special Screening,超過一半是Hardcore Fans,當大家見到Doctor Octopus時已經拍掌,Alfred Molina風采依然(只是霸氣稍遜當年),接著是飾演綠魔Green Goblin、現年66歲的Willem Dafoe時忠時奸性情飄忽的演技更是精湛;壞人登場過後便到大眾最期待的兩代Spider-Man,二人出場時現場喝采聲不絕,Andrew Garfield外表變化不大,彷彿真的從第二集《The Amazing Spider-Man 2: Rise of Electro》中直接「跳躍」過來;Tobey Maguire韶華雖逝略見風霜,但加了點鬚根卻更顯Hall Of Fame的元祖況味,令人不期然泛起「不愧是第一代」的尊敬。Spider-Man三代同堂的場景,不管是碎碎唸Trash talk還是聯手抗敵,都是整齣電影中最令人興奮的高潮所在。
 

Andrew Garfield傷心嗌痛

特別想說第二代Spider-Man Andrew Garfield,他曾不止一次在訪問中表示自己接拍了《Spider-Man》是一件很可悲的事,因為電影出街後收到很多評擊,街上沒有人叫他Spider-Man ,Fans甚至不承認這一代。事實上他往後的星途也不算太好(《Hacksaw Ridge》為他贏取獎項但叫好不叫座,另一齣馬田史高西斯《Silence》我非常喜歡但又是票房慘淡),簡單來說就是他既跳不出Spider-Man框架但在框架內又不受歡迎。在《No Way Home》中,但凡關於Andrew Garfield的對白出現了很多語帶雙關的暗示 (第一代Tobey Maguire也經常提及 “My back~My back~”幽默呼應前作),例如當Ned叫喚Peter Parker時附加一句”The Real One”,Andrew以一句“Ouch!”(痛呀!)回應;到後來三代Spider-Man互相分享經歷時,Andrew 說自己既未加入過Avengers又未上過太空對付外星人,愈說愈傷心失去自信,然後另外兩位Spider-Man上前安慰予以鼓勵,叫他萬萬不要妄自菲薄……喜歡第二代Spider-Man的觀眾看到這裡倍覺窩心。
 

為第二代電影平反

 
大概導演跟編劇也想為第二代平反,因此在劇情中最感人的一幕刻意安排發生在Andrew身上:最後一場大亂鬥群戲MJ失足從高處墮下,同一個情景過往也出現過,當時第二代救不了Emma Stone飾演的Gwen Stacy造成終身抱憾(原定的第三集也開拍不成),結果來到今次《No Way Home》安排Andrew拯救了另一個時空的MJ同時拯救了自己的心靈。這個來自Jon Watts的編排充滿著愛,除了令觀眾感受到一份救贖的觸動,也讓人重新想起其實不斷被人批評的Marc Webb(《500 Days Of Summer》導演)版《The Amazing Spider-Man 2》其實並沒有這麼糟,起碼Emma跟Andrew最後生死離別一幕大家依然印象深刻至今,否則大家也不會看得如此動容(我第一次看MARVEL電影哭了)。《No Way Home》既為第二代故事的補完,也總算為Andrew Garfield及Marc Webb平反。

遷就合家歡零戰損

最後算是雞蛋裡挑骨頭,電影中唯一瑕疵是關於戰損問題。雖然理解在Disney收購後的MARVEL電影要盡量合家歡不可太血腥,不過在《No Way Home》中多場群毆圍抽及單打獨鬥幾乎連一滴血也沒有流過,掛彩也是極輕微(只有Doctor Octopus抓破戰衣胸前部份);最離譜是劇情中本來最煽情的一幕:Aunt May被綠魔飛行器撞死,Tom Holland將她抱入懷中再駭然發現手上沾滿鮮血……但那些血量夠膽死少得連豉油碟也裝不滿!感覺就連我去壽司郎吱Wasabi的份量也比它多!這一幕本來可以跟《烈火戰車》錢嘉樂捲入車底同樣震撼,如今卻變得不夠感染力。應該痛的變得不痛不癢,成為這齣電影為顧及大眾化而衍生的一個小瑕疵。
spiderman
 

後記:期待Sony-verse三部曲

總結而言,即使撇除最吸引的三代同堂以及舊角色的救贖,《No Way Home》的其他部份也非常有水準。首先是演員方面,Zendaya瞇起雙眼微笑的模樣百看不厭,跟Tom Holland假戲真做自然流露愛意滿瀉;Tom Holland跟Ned 不需刻意描寫,只要有他們共同出現的畫面也會感受到他們深厚的友情,最後離別一幕的handshake 更完美體現「做兄弟唔使講嘢」的男人真浪漫;Benedict 演Doctor Strange的假正經真輕挑早已駕輕就熟,感覺他今集施魔法的Vie-Won-Won 手勢更複雜也更嫻熟;主線劇情方面,從MJ一開始掀頭的「希望愈大失望愈大」(If you always expect disappointment, then you can never be disappointed.),到中段因為這一代Spider-Man的任意妄為和輕率而要付出沉重代價,到最後Auntie May墓志銘寫的「你幫了一個人便是幫了全部人」,在過去兩代Spider-Man跟觀眾一起見證下,大家看見了Tom Holland的成長,傳承了「能力愈大責任愈大」的道理……能看到以上一切作為觀眾絕對覺得感心又圓滿。最後在以Doctor Strange魔法的巧妙設定下,Tom Holland的Spider-Man世界變成了一個開放式世界,既是句號又可在隱性埋名的未知領域下開拓新一章。
 
有消息指Tom已跟SONY簽好約開啟未來「Sony-verse三部曲」,如果配合彩蛋推斷,大概往後將有機會看到脫離MCU的Tom Holland跟Tom Hardy的「Spider-Man X Venom」組合同場演出(又或Tom Holland 留在MCU對付留下來的「那一滴」Venom)。不管是Marvel也好SONY也好,如今大家也只好先二刷三刷《No Way Home》,然後再誠心期待Spider-Man儘快回歸吧。